1、东部獭兔:我国以目前品种和规模为标记的獭兔养殖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东部养殖规模超过西部规模。
2、品种品系:主要有美系、法系、德系和和部分本土獭兔。由于10多年来我国没有大量从国外引进新的獭兔品种,目前的獭兔多为具有法系、美系、德系獭兔血统的杂交、复壮品种品系,增重速度和毛皮质量都比10年前有所提高。
3、东西部皮毛品质出现区域性差别:二是东部地区饲养条件、投入成本比西部地区要好一些,充足合理的高蛋白饲料,和多年积累下来的养殖管理经验,使东部的獭兔皮养的更好一些。
4、獭兔西移,东西部合作养殖:许多西部业界人士,积极引进东部良种獭兔品种、技术、合作项目,利用西部充足的土地、饲草资源,联手开发獭兔产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提供了獭兔品质。中国兔业协会在甘肃西和县鑫源兔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地区企业建立了中国兔业协会良种兔繁育基地,搭建起各地尤其是西部兔业发展平台。成为西部养兔业发展动力,促进东、西部养兔业平衡发展,共同养殖獭兔获取更大效益。
多獭兔流通商在活体獭兔和獭兔皮收购中,发现,东部的优质獭兔毛皮更多一些,所以东部的獭兔收购价格比西部要高一些。东西部地区獭兔价格的不同,主要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西部偏远,獭兔皮加工厂家很少,主要是运到东部销售和宰杀。增加了西部獭兔销售运输成本。二是东部獭兔确实质量高,加之运输成本地,养殖户就获得了较高利润。
